|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均安乐园网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乐园
x
当铿锵锣鼓撞上“灰空间”,会擦出怎样的火花?2月10日,勒竹社区醒狮训练场内30余名醒狮队教练、学员和家长齐聚一堂,以一场别开生面的“醒狮文化传承基地建设计划桥下空间共建多方议事会”,为即将建设的醒狮文化传承基地绘制蓝图。这个不仅是未来的训练场,更将成为非遗扎根社区的鲜活样本。
“以前桥下堆积垃圾,现在要变‘宝藏地’啦!”醒狮队教练黄师傅指着设计草图兴奋道。议事会上,卷尺、彩笔、模型齐上阵,大人小孩化身“空间设计师”,为每一寸土地注入醒狮魂。从“闲置桥底”到“文化引擎”,勒竹桥下空间“重生”计划启动。
据介绍,这片约6000㎡的桥下空间,将依托“政府支持+居民共建”模式,改造为集训练、展示、体验于一体的非遗基地,既能优化和延伸居民生活空间,又能为下一代青少年提供一个更好的学习环境,开展更多醒狮文化传承体验活动,使广大群众都能受益。
新“复活”的桥下空间如何实现更合理布局?为此,一场三大功能区“头脑风暴”现场开展,字句真心的建议中藏着对醒狮文化传承的温度。
“摆放醒狮道具的集装箱,放在近两侧桥墩纵向位置,其中靠近步道的一侧摆放两层共6个集装箱,另一侧则只摆放一层共3个集装箱,便于遮挡冬日北风及引入夏天南风!”当天,结合社区实际情况,众人纷纷提出各自的“金点子”。家长们则表示要规划训练区。“兵器摆放必须按老规矩!可移动梅花桩放在场地西南方,紧贴后侧场地,避免阻碍观看训练及表演。”狮队黄教练则认为要按照传统的习惯设置兵器架……
现场的“金点子”频出,设置“狮头彩绘DIY角”、开辟扫码听醒狮历史的有声长廊……传统与潮流的碰撞让设计图愈发丰满。
“当年我们海边滩涂地练狮,现在孩子们能有专业场地,这是时代的馈赠。”60后醒狮传承人马健初师傅向年轻一辈讲述以前舞狮训练的经历;00后学员阿强,则表示想要个打卡墙,要通过发抖音让全网看到勒竹狮队的威风;家长代表李女士则满怀期待基地开放日,带孩子感受醒狮背后的仁义礼智信。”……现场上演的老中青三代人的对话,让非遗文化的薪火相传具象化。
勒竹社区党委委员梁淑桥表示,设计方案将融入今日建言,预计5月启动施工。社区同步发起“小小一幅画,撑起醒狮梦”征稿计划,面向广大醒狮爱好者征集醒狮主题墙面彩绘设计图,年底前,这里将响起第一声训练鼓点!
让沉睡的空间苏醒,让滚烫的文化扎根——勒竹醒狮,正在续写新的传奇!
来源:顺德城市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