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均安乐园网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乐园
x
向新、向美、向未来,一座以花闻名的小城,正在重构产城进阶的经纬线。
陈村是“千年花乡”,过去的2024年,在“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的引领下,发展“火热”。
经济“热”,全国镇域经济百强排名跃升至47位,工业技改投资增长41.96%,经营主体突破3万户;人气“旺”,迎春花市、美食文化周、半程马拉松等活动贯穿全年,吸引游客超300万人次,拉动消费近2亿元;乡村“火”,70条“花开巷里”美丽街巷,多个示范项目获上级肯定。
这是陈村的成绩,也是新局的开始,在湾区竞合中助力顺德发展,“花乡”不能只有“花”。三轨交会,全域纳入佛山中心城区、纳入黄金内湾,被顺德给予“广佛同城桥头堡”的定位,新交通、新定位,必然带来新产业、新人流。当陈村的未来发展被赋予更高的要求,陈村未来的建设也势必要把自己立于更高的位置。
2月26日至27日
陈村镇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十次会议召开
陈村明确提出
新一年要打造
“广佛同城桥头堡·黄金内湾绿美芯”
以“五个持之以恒”
一步一个脚印行稳致远
为顺德“二次创业再出发”贡献陈村力量
让新质生产力穿透每一条产业链
评价一个地方的发展,数据最具说服力。
2024年,全国镇域经济百强排名,陈村从第91名大幅提升至第47名,佛山上升最快;另一个榜单,2024镇域投资竞争力500强暨中部100强、西部100强中,陈村的排名从2023年的87名大幅跃升到24名。
一个个排名背后,必然是多种指标的出色表现。
规模以上机械装备行业产值同比增长近10%,工业技改投资增长41.96%,新迁入企业447家,经营主体突破3万户,中集智城、莱茵科技园、顺晋产业园累计招商去化50万平方米,建成5个市级中试平台,新增高新技术企业28家,盈桔数字视听(直播)产业园、顺联智造汇两大产业园区吸引直播电商企业超70家、MCN机构6家……
从传统产业到新兴产业,从企业数量到企业质量,陈村产业的广度和密度在不断上升。
产业是一座城市的灵魂,产业的培育相当于植树造林。从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看,坚持制造业当家,2025年的陈村在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上谋突破,拿出“硬核”的三招。
在AI人工智能席卷的今天,第一招是“AI+”。此前佛山已明确提出要推动人工智能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发展,落实“人工智能+千行百业”行动计划,陈村提出要在创新场景应用、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数据共享与安全等方面强化资源要素供给,让中小企业更好投身到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浪潮中。
“企业要做好创新创业的表率,主动开展数字化智能化改造,敢于开拓新市场、上线新产品、开展新业务,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在前几日召开的陈村镇青年企业家会员大会上,陈村镇委书记黄东青提出了期望。
AI是“加速器”,创新是产业发展的核心。制造业当家,陈村的第二招是“创新”
去年底,区、镇合力设立2.3亿元新质生产力基金,华工科技国顺德创新园区集聚了超43个教授、博士团队领衔的“超级大脑”,加上5个中试平台,陈村创新生态链正成型。
陈村提出,接下来推动华工科技园顺德创新园区等平台与本地企业资源对接、优势互补,联合开展新技术、新产品研发和技术攻关,围绕产业特性开发个性化应用场景,推动中试平台往未来制造、未来材料、未来健康等新质生产力方向拓展,实现更多高校科研成果走向产业化,为全镇制造业发展提供创新驱动力。
第三招,则是“服务”。陈村的地理位置和交通优势,加固了陈村的产业发展优势。要留住企业,重点做好服务,打造好的营商环境。为确保项目引得来、企业留得住、产业发展好,陈村提出要完善《陈村镇全链条企业服务方案》,发挥“双专员”“一园区一流动站”机制效能,让广大企业家在陈村安心经营、放心投资、专心创业。
向美:用生态颜值定义发展价值
如果说产业是一个地区的“里子”,城乡面貌就是最重要的“面子”。从湾区来佛山来顺德,陈村都是第一站,是城市的“门户”。
在26日召开的人代会上,陈村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岑坤杰明确提出,陈村的城市形态未能充分匹配发展定位,作为“佛山中心城区”“广佛同城桥头堡”,城乡整体面貌仍须大力提升。
陈村正在下大力气。去年,陈村推进美丽圩镇“七个一”项目,合成麦岸引入社会投资的“1314漫生活带”农文旅项目,创新绿美村居建设模式,建成70条“花开巷里”美丽街巷、150个美丽庭院,新增1.43公顷主题林,集中力量开展城乡改貌提升、“1359”专项工程等城市净美行动,消除各类环境问题与安全隐患730余项,新增大货车停车空间5.7万平方米、停车位约600个,建成精品街心公园5个、“四小园”164个……
一个个数据背后,是城乡面貌的焕然一新。
推进“百千万工程”走深走实,今年陈村提出要打造“四美”乡村,以都市农业赋能富美乡村、以精建细管打造绿美乡村、以创新求变建设乐美乡村、汇聚合力共建和美乡村。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富美就是推动农业转型升级,带动农民增收,从“泡泡泥”、年桔文创产品到精品蝴蝶兰,陈村提出要以科技赋能、设计赋能、场景赋能激活传统农业。
绿美,则是人居环境提升,去年“花开巷里”获得群众点赞、上级认可,陈村提出今年将进一步推广经验,以小切口推动大改貌,打造美丽乡村新标杆。
和美,则是要汇聚合力共同建设,撬动更多企业、高校、志愿者等群体,建立美学人才库、乡村创业导师团等,引导社会资源积极参与村居产业发展。
“四美”乡村背后,同样是治城兴城。当前是陈村治水向兴城转段的关键阶段,如何做到“以水美城,以城聚才,以才兴城” ?陈村给出了探索答卷。
2月28日起,陈村NCC·新岸公园将迎来第一季艺文周,坐在绿意盎然的城央,迎着初春的清风暖阳,面朝阔朗澄澈的湖景,叹咖啡赏原创艺术装置,听草地音乐会,看机车表演,感受人与自然的关系。从乡村闲置地到城央公园,这是陈村以水兴城、以水美城的一个缩影,也是陈村城乡面貌提升的一个典型范式。
让城市因水而美,产业因水而兴,人民因水而乐,岑坤杰介绍今年陈村“站位更高、视野更广开展兴城谋划,将治水与治产、治城紧密结合。”计划开展“135”工程,大力推进“三美陈村、百岸行动”,即推动绿美、水美、城美,整治全镇近百条河涌两岸,并深入开展“以水兴城”五年计划。
向未来:以青春磁场重构人才引力场
治水、治产、治城,关键在人,归根到底也是为了引才。
在社交媒体上的陈村,已经是“网红”城市:古风集市,花宴,年前国资主导的陈村迎春花市8次登上央视,去年半程马拉松吸引数万跑友,全网曝光量超10亿次,带动全镇限额以上住宿业、餐饮业分别同比上涨4.34%。
文旅“一业兴”能带动“百业旺”,今年陈村提出要打造佛山文旅新地标、顺德美食新高地,让“节庆热”变为“季季热”“全年红”。一方面,将文商旅资源串珠成链,推出“跟着鲜花去旅行”等四条精品线路,擦亮“中华花卉美食名镇”金字招牌,将陈村花宴打造为“寻味顺德再出发”拳头产品。另一方面,加大招商,打造更多烟火气、接地气、聚人气的消费新空间。
而要抓住年轻流量,陈村专门提出一个新目标,打造“青年友好小镇”,立足青年社交与文化生活需要,全季策划举办马拉松、咖啡节、露营节、轻骑行、音乐会等备受年轻人青睐的活动。
当然,打造“网红”变“长红”的文旅产业,是要将文旅资源转换为发展新优势,最本质还是为了引才。
近年来,通过岩洞咖啡、天台沙漠咖啡、油罐咖啡等一批网红咖啡的“冒尖”,陈村成为潮人打卡点,文旅成为引流的关键切入口。但潮人之外,如何吸引更多年轻的高端人才和产业型人才,这就要保障人才“八小时以外”的生活同样精彩,要树立年轻活力的城市形象。因此,一个“网红”城市必须“长红”。
丰富的活动之外,城市硬件配套同样关键。在“人才争夺战”白热化的当下,以“低成本创业+高品质生活”双轮驱动,打造Z世代的“理想之城”。
教育是最大的民生,在财政相对紧张的状况下,陈村依然坚持教育软硬件的大力度投入,“大力推动陈惠南纪念中学加固焕新与扩建项目动工建设、华宝厂西侧地块幼儿园秋季学期开园、适子未来学校南侧C4地块幼儿园顺利完工,新增1150个义务教育阶段及幼儿园优质学位”是新陈村新一年的目标。
同时,在师资上,陈村提出要力争全镇教育高层次人才占比达26%,打造8个以上具有区域竞争力的品牌学科,并利用两大少年科学院开展信息技术、智能机器人、3D建模、创意编程等科创项目合作,旨在给市民给人才一个更满意的教育生态。
当“15分钟生活圈”“10分钟亲水圈”叠加上“家门口的高质量教育”,陈村正努力实践,用“小而美”的民生温度,诠释“此心安处是吾乡”的深层价值。
“二次创业”,注定是一场向新而生、破茧成蝶的蜕变。在湾区竞合的长跑中,陈村小镇正以“桥头堡”的担当,书写“小城大志”的崭新篇章。
来源:绿色陈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