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均安乐园网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乐园
x
2024年,陈村镇积极应对社会新形势,坚持抓重点、破难点、创亮点,以社区营造为重要驱动力,深入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的创新实践,合力打造“邻聚锦龙、活力永兴、情暖赤花、和乐石洲”四个社区营造特色内容。
四个村居发挥自身优势,精准施策,所有村居顺利通过顺德区社区营造“全覆盖”考核工作,而锦龙社区更是在同年获得“社区营造之星”优秀称号。
为促进构建“三位一体”的成长赋能体系,以团队活动激活团队动能,以标杆典范催生“比学赶超”效应,依托反思总结复盘提炼经验与模式,4月上旬,项目组开展社造实践团队建设活动,组织锦龙、永兴、赤花和石洲的村居党委、社造人员及网格员约30人参与。
锦龙:党建引领,多元共治
锦龙社区以四大社造亮点,深化推进社区营造工作:党建强有力,组建社区“两委”+社区工作人员+网格员+专业社工的核心团队,积极拉动政企资源开展社区服务,健全完善议事协商平台,多元议事助力社区全方位发展;共享有活力,通过集聚志愿服务力量,打造“资源共享、技能共享、空间共享”的社区共享运营机制,推动互助共享,促进自组织发展;精细化网格服务,践行“1+3+N”(党建引领,专职网格员、兼职网格员、专业网格员、志愿者、党员群众等)的“一网联动”模式,推动基层社会治理向基层“毛细血管”有效延伸,提升基层治理效能,促进邻里关系和睦;参与式共建,以参与式共建手法激发居民参与共建打造,充分活化使用阵地空间、撬动群众参与基层治理原动力。
通过以上系列举措,锦龙社区的公共空间活化利用增加,人居环境改善,儿童活动空间质量提升,养老服务完善,社区治理深入,居民幸福感提升,形成了“邻聚锦龙、和乐共融”的良好社区氛围。
永兴:生态共建,多元参与
永兴社区积极通过“社区党委+网格员+共建单位代表+社会服务机构+社区组织骨干”的团队,由“在职报到党员+社区青少年+亲子家庭+社区社会组织+居民群众”的志愿服务力量,营造健全的社区营造组织体系。
通过社区营造工作,永兴积极推进治水美岸与人居环境齐头并进,对河道“四乱”进行清理整治,拆除违建面积约1729平方米,打造“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生态环境,撬动区“众创共善”、镇级“书记立办”、镇多个办所等多方资源成功募集144.9万元,引导居民参与红基石党群活动中心共建,坚实基层治理核心基点,建立养老服务和社区教育两条治理主线,通过探索银发经济、发掘社区资源的社区营造策略,开办老年大学、开展老年人助餐服务等,社区活力得到显著提升。
永兴社区通过推行“1+2+N”的基层治理模式,整合多方资源,成功运营养老服务中心,覆盖服务人次近3.5万人次,日均接待达100-120人次,2024年助餐人次达8984人次。丰富老年教育资源,为老年人开设课程182节,有效提升了长者的知识和技能。
此外,永兴社区铺开了N种“普惠性+定制化”社区服务,发展培育了一批活力无限的居民群众组织,构建具有特色的“社企校”活力共建机制,赋能社区治理,以互帮、互学、互动实现优势互补、抱团发展,共同创造文明和谐的社区氛围。
赤花:党建赋能,文化凝聚
赤花社区通过“党建引领、群众自治、社会参与、多元共治”的社区营造工作思路,以小区治理的特色党建推进小区治理,正向引导新市民参与社区事务,以公共空间改造、河涌整治、党群活动中心建设等民生工程完善公共服务措施,以公益普惠性的品牌服务,打造“情满赤花”品牌,以此改善公共生活,提升人居环境,增强干群凝聚力。
通过发挥党组织基层治理作用,赤花社区聚焦民生,开展“党建+”活动50场,党员参与率达90%,用议事协商的治理手法解决居民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通过文化营造,赤花社区凝聚党群力量,其中社区敬老活动已举办十三届,2024年筹款41万元,服务辖区长者约2000名,有效培育社区品牌活动5个,累计活动参与7000人次,化解历史遗留问题;通过聚焦小区发展,新市民服务人数400人,开展志愿服务60次,正向引导小区居民搭建沟通平台,形成多元共治的格局。赤花社区正是通过以上举措,积极打造党建引领下的“赤子情·幸福花”社区服务品牌。
石洲:党建带动,重点突破
石洲村坚持党建带动社区建设,以党建引领统筹推进村内各项事务,引领治理创新。根据村内自身治理资源和发展问题,石洲村以重点人群服务的开展为重心,瞄准村内长者、青少年、新市民等重点群体,开展相关社区营造工作:充分发挥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积极申请区镇及政企商资源,落地资金达188.5万元,完善社区服务阵地,提供优质养老服务;聚焦文化项目,活跃青少年的社区文化生活;聚焦党建引领小区治理,通过议事协商工作手法,建立友好沟通平台,开展喜闻乐见的市集活动和新市民学堂,共建共享美好家园。
至今,石洲村有效实现了“两升两降”喜人成果:人群参与数提高,从2019年的1570人次增至3420人次、各类服务活动增多,2024年较2019年增幅305.26%、同时上访信访次数下降,从2020年的178件降至32件,降幅为82.02%、矛盾纠纷处理数也同步减少。
表彰环节·社造实践服务标兵
在开展社区营造工作期间,不少村居社造人员在推动居民参与、美化社区环境、提升社区凝聚力方面表现突出,充分展现了新时代社区营造工作者的榜样力量。借助本次活动,陈村镇综治办对以下人员开展表彰,授以“社造实践服务标兵”称号:
赤花社区——朱柏烽、何梓辉、何家浚
锦龙社区——梁培欣、谢 丽、黄柏坚
永兴社区——杨艳芳、吴惠斯、梁铭滟
石洲村——高炽坚、余洛伟、原嘉豪
社区营造模式归纳分析
陈村镇社会创新中心总干事、《陈村镇全科网格助力社区营造共同体实践》项目督导曾赛文为四个村居提供了社区营造发展方向的建议:
邻聚锦龙:持续以“服务零距离,邻里好相聚”服务居民,做好做实公共空间“小而美”(小公园,小花园、小天台、小巷子等),民生服务“精而细”
活力永兴:充分利用好党群空间,持续以体育运动(篮球、乒乓球、龙舟、瑜伽等)聚人气、聚人心
和乐石洲:聚焦商住小区和新市民,通过议事协商手法和共治委员会平台,做好小区治理;深化巩固原居民“一老一小”社区服务
情暖赤花:通过文化营造(革命历史、中山纪念亭等)使原居民、新市民对社区有归属感、认同感
陈村镇综合治理办公室基层治理组有关负责人强调,社区营造工作是一个不断创新、持续探索的过程,镇内、区内也有很多先进村居的优秀案例值得大家学习。他期望,村居能积极争取组队外出,参访其他镇街的优秀村居,汲取先进社区营造经验。
“1314漫生活带”路线游览
活动期间,合成社区推荐官小苏带领大家徒步游览合成麦岸片区“1314漫生活带”项目,沉浸式感受合成麦岸“进可都市,退可田园”的城乡漫生活圈。
此外,为激发团队动能,快速消除团队成员间的陌生感,缓解工作压力,项目组还设置了轻松、互动性强的破冰游戏,让大家打破固有的社交圈层,拓宽人际网络。
社区营造是基层治理的生动实践,也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四个村(社区)的社区营造实践充分证明,党建引领是推动基层治理创新的核心动力,多元共治是提升社区活力的有效路径,居民参与是实现社区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保障。
未来,陈村镇社区营造工作将进一步深化党建引领,优化治理模式,强化居民主体地位,推动社区从“治理”向“共建共治共享”转变,为居民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空间,为基层治理现代化注入新的活力。
陈村镇全科网格助力社区营造共同体实践
项目荣获2024年顺德区社会治理“众创共善”计划支持,由陈村镇综合治理办公室联合陈村镇社会创新中心实施,项目依托和整合“全科网格”资源,对锦龙、赤花、永兴、石洲四个村居实施社区营造共同体实践。以需求导向、社区特色为实践原则,建立以社区党委+全科网格员为核心的社区营造实践小组,推动网格员嵌入社区营造体系,打造“邻聚锦龙、活力永兴、情暖赤花、和乐石洲”四个社区营造特色内容,形成以“社区营造共同体”为特色的基层治理体系。
来源:绿色陈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