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均安乐园网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乐园
x
当陈村蝴蝶兰邂逅电商直播,当顺德鳗鱼穿上知识产权"保护甲",这场"地理标志+电商+教育"的跨界狂欢,正在改写乡村振兴的打开方式!
4月16日,2025年佛山市“地理标志助力‘百千万工程’主题沙龙”在顺德陈村举行,顺德发布全市首个“佛山地标好物”产教融合平台,为地理标志产品插上数字化翅膀。同期,顺德国兰、顺德鳗鱼、陈村蝴蝶兰、陈村年桔四大农产品地理标志通过国家初审,标志着佛山地标品牌化与产业融合迈入新阶段。
作为粤港澳大湾区制造业重镇,顺德正以地理标志为纽带,构建“地标产品+电商直播+知识产权保护”的产业生态链。活动现场,“佛山地标好物”产教融合平台正式启动,该平台由顺德区市场监管局牵头,联合佛山市质量和标准化研究院、广东南华工商职业学院,打造"府出策+高校出力+农户出品"的超级组合。
据悉,这个“超级组合”主要通过二维码溯源等技术,保障产品品质与品牌权益;开设《地理标志直播运营》等课程,以“实战化教学+项目制运营”培养懂电商、懂地标、懂文化的复合型直播人才;链接地标博览会等国际展会资源,邀请非遗传承人、产区政府领导打造主题直播(如“非遗手作专场”),推动伦教糕、香云纱等产品销量提升,进行产销闭环。
“‘佛山地标好物’产教融合平台是是一个创新性强、多方共赢的项目。”顺德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李晓婷表示,通过标准化建设和全链条保护,顺德实现“地标产品品牌化—人才实战化—乡村数字化”的闭环路径,以此推动顺德乡村振兴与产业融合。
陈村蝴蝶兰、陈村年桔、顺德国兰、顺德鳗鱼四大天团通过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初审!这意味着顺德鳗鱼即将拥有专属"身份证";顺德国兰种植将实现从土壤到花盆的全流程标准化;陈村蝴蝶兰和陈村年桔将实现从售卖源头到售卖终端的直播间“云生长”。
据了解,陈村蝴蝶兰年产量超1800万株,现培育出了2400多个品种,产品热销国内外;陈村年桔遵循古法栽培,持之以恒创新,以人工控花,造就单株挂果可达千颗的独特造型;顺德国兰走出国门,多次参加国际兰展、全国兰展、广东省兰展,共获得90余个特金奖、金奖;顺德鳗鱼作为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保持养殖面积3万亩(含外延)以上,出口烤鳗占全国20%、全省70%。
此次农产品地标转化为地理标志产品,对于陈村来说是一个重大机遇。”顺德区陈村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岑坤杰表示,为推动陈村镇地标农产品工作高质量开展,一是打造好“陈村蝴蝶兰、陈村年桔、顺德国兰”专属名片,进一步推动陈村花卉文化传承;二是创新推动“科技强链、服务延链、文化铸链”三链融合,助力产业升级提档;三是实施“护航工程、数字工程、融合工程”三大工程。
“我们协会将继续发挥桥梁作用,推动行业发展。”顺德区陈村镇年桔协会 副会长、秘书长梁钜东表示,目前,陈村年桔生产已经实现了规模化和标准化,年桔产业多元化,生产效率借助科技不断提高,并积极探索线上包装和产品造型的创新,计划以岭南山水为灵感,对产品进行造型调整,采用更轻的金属材质,以适应“佛山地标好物”产教融合平台。
此外,活动还邀请了地理标志领域的专业学者赵汴教授围绕地理标志运营推广及产品营销作主题授课,从地理标志缘起、现状、地理标志品牌提升、运营之道等多个方面详细深入进行讲解。
“地理标志是区域特色的‘金名片’,是产业升级的‘助推器’,更是乡村振兴的‘新引擎’。”佛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李清明总结表示,要想保持地理标志产品的持续性和生命力,需要强化培育推广、严格规范用标、发挥地标效应最大化,实现以高质量保障、数字化赋能、协同发展的持续化。
来源:顺德城市网
|
|